?在安裝
環??照{出風口時,需結合設備類型、安裝環境及送風需求合理規劃,確保出風均勻、氣流順暢且安裝牢固。以下森柏仕小編詳細介紹一下安裝步驟、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解決方案:
?

一、安裝前的準備工作
1. 確認出風口類型與規格
常見類型:
側出風型:適用于墻面或風管側面安裝,需搭配風閥調節風量。
頂出風型:適合吊頂或屋頂安裝,需配散流器或百葉窗均勻送風。
風管式出風口:通過柔性或硬質風管延伸至指定區域,適用于遠距離送風。
規格匹配:出風口尺寸需與環保空調主機的出風口直徑(常見 φ300-φ500mm)或風管接口匹配,誤差不超過 ±5mm。
2. 規劃安裝位置
送風原則:
出風口應高于人員活動區域(建議距地面 2.5-3m),避免冷風直吹人體。
遠離熱源(如設備散熱口、陽光直射區域)和污染源(粉塵、油煙),防止冷風被加熱或污染。
氣流組織:
采用 “對角送風” 模式(出風口與進風口對角布置),促進室內空氣循環,避免氣流短路。
若房間狹長,可沿長度方向均勻布置多個出風口,確保溫差≤3℃。
3. 工具與材料清單
工具:手電鉆、切割機、水平尺、扳手、膨脹螺絲槍、密封膠槍。
材料:出風口組件(含百葉窗 / 散流器)、風管(若需延長)、密封膠、膨脹螺絲(M6-M8)、角鐵支架(承重≥50kg)。
二、具體安裝步驟(以側出風為例)
1. 定位與打孔
在墻面標記出風口中心位置,用水平尺校準垂直度(偏差≤2mm/m),確保出風口與主機出風口在同一水平線上。
使用切割機開出方孔或圓孔(尺寸比出風口外框大 10-20mm),孔邊緣需打磨光滑,避免刮傷風管。
2. 固定出風口框架
將出風口外框放入孔內,用角鐵支架從墻面兩側固定(支架間距≤500mm),確??蚣芘c墻面緊密貼合,縫隙用密封膠填充,防止漏風。
若安裝在吊頂上,需用吊桿(直徑≥8mm)將出風口框架吊至設計高度,吊桿間距≤1m,并用膨脹螺絲固定在天花板承重結構上。
3. 連接風管(如需)
硬質風管連接:
使用 PVC 或鍍鋅鐵皮風管,接口處用法蘭盤 + 密封膠墊固定,螺絲間距≤150mm,并用密封膠涂抹接縫,防止漏風(漏風率≤5%)。
風管轉彎處需設置 45° 彎頭,曲率半徑≥風管直徑的 1.5 倍,減少風阻(風壓損失≤10%)。
柔性風管連接:
采用鋁箔復合風管,兩端用喉箍固定在主機出風口和出風口框架上,喉箍擰緊力矩≥8N?m,避免風管脫落。
柔性風管長度不宜超過 3m,且避免過度彎曲(曲率半徑≥200mm),防止風量衰減。
4. 安裝百葉窗 / 散流器
將百葉窗或散流器嵌入出風口框架內,用自攻螺絲固定(螺絲間距≤200mm),確保葉片開合靈活,無卡頓現象。
若需調節風向,可選擇可調式百葉窗,葉片角度建議設置為 15°-30°,避免直吹地面或天花板。
5. 密封與防水處理
外墻出風口需加裝防雨帽(傾斜角度≥30°),帽檐超出出風口外框≥100mm,防止雨水倒灌。
出風口與墻面、風管的所有接縫處均需涂抹耐候密封膠(如硅酮膠),膠層厚度≥2mm,確保密封嚴實無氣泡。
三、安裝后的調試與檢測
1. 風量與風速測試
使用風速儀在出風口中心及四周測量風速(標準值:2-3m/s),各點風速偏差應≤15%,若風速過低可能是風管堵塞或風阻過大,需檢查風管是否彎折或漏風。
測量房間內各區域溫差,距出風口 3m 處溫差應≤2℃,若溫差過大需調整出風口角度或增加出風口數量。
2. 密封性檢測
關閉門窗,開啟環??照{,用煙霧測試儀靠近出風口接縫處,若煙霧外泄需重新涂抹密封膠。
檢查風管連接處是否有震動異響,若有需加固支架或增加減震墊(如橡膠墊厚度≥5mm)。
3. 安全性能檢查
用力搖晃出風口框架,應無明顯晃動(位移≤1mm),否則需增加固定點或更換更粗的膨脹螺絲。
檢查電氣線路是否遠離出風口,避免因冷凝水導致短路(電氣間距≥300mm)。
四、注意事項
不同場景的安裝要點
車間 / 廠房:出風口應朝向人員密集區域,間距≤8m,若高度超過 4m,需加裝導流板引導氣流下降。
倉庫 / 大棚:采用頂出風 + 風管分布式送風,風管上每隔 2-3m 開設出風口,并用風閥調節各口風量,確保溫濕度均勻。
室外安裝:出風口需加裝防護網(孔徑≤5mm),防止雜物進入,同時做好防曬措施(如覆蓋遮陽板),避免外殼老化。